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止时间,阿拉伯数字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又是什么时候在世界普及的?
阿拉伯数字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又是什么时候在世界普及的
谢谢邀请回答!
阿拉伯数字是我们现代社会用来计算的数字,即1234567890十位个位数,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说起阿拉伯数字,就不得不说一说阿拉伯数字的起源和在世界的普及,以及在我国的发展
阿拉伯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相信很多人第一眼看见阿拉伯数字,就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其实这些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最早创造的是古印度人。
古印度发明这些数字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城市的建设规划和古天文学方面的计算。最初是从一到九的九个个位数,后来为了计算得更准确,才有了“0”这个数字的诞生。
公元七世纪时,阿拉伯人在征服印度时,发现这种从零到九的的计算方法简单又实用,所以废除了他们一直使用的复杂又繁琐的计算方式而采用了印度氏的计算方法。
所以说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之后欧洲人将其现代化。虽然阿拉伯数字是由印度人发明的,但却是由阿拉伯人发扬光大的,所以人们就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1.中国古代的计算方式:我国古代是用小写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来进行计算的,但这种数字方式容易被修改,后来为了防止人们修改票据和账册上的数字,在明朝时期就采用了大写的“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一直沿用至今。
2.阿拉伯数字最迟是宋代时期由来华经商的阿拉伯人传入中国的,那时候的宋代是中国数学的巅峰,数学家都是用古代的一种“筹算”的计算方式,而且这种计算方式写起来并不比阿拉伯数字麻烦,而且更加适合古代人书写习惯,所以当时没有被古代人重视和应用。
3.后来到了清代晚期,中国的计算方式已经落后,传统的数学符号被废除,中国人的书写方式也从竖式书写改为横式书写,阿拉伯数字作为所谓的“西方先进文字”也打败了中国古代的数学符号。
阿拉伯数字的普及
阿拉伯数字由古印度人发明,首先在阿拉伯地区普及化,后来阿拉伯和欧洲人进行贸易时,被欧洲人发现并采用并和改造成现在这个样子。后来由于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阿拉伯数字的方便书写和简单使用,便成为了现代人普遍的计算方式。
以上观点仅仅是小二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在评论区予以指导,喜欢的可以点赞哦,谢谢各位的阅读!
北斗导航现在怎么样了普通中国百姓能用上自己导航吗
导航已变成我们出行、生活必不可少的导索工具。也可以说,没有它,我们在陌生的城市里就是一个“盲人”。导航软件已变成我们手机必备、常用软件。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谷歌地图、凯立德导航、图吧导航、悠悠导航地图……,这些导航软件不仅为我们提供路线,还提供就餐、住宿、购物甚至加油站、银行、企业、景区、车站等生活便利位置信息。
要实现精准导航,除了“百度、高德”这些地图服务软件外,还需要一个“实时定位”设备。汽车、轮船、飞机、高铁等这些就需要一套设备系统来定位,国内常用的是美国GPS,一种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能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现在,我们中国有了和GPS实现相同功能的卫星导航系统,它叫北斗。
当然,我们手机可以通过4G或5G来实现定位,但定位精度差异大,有时候差异几百米,主要是三大运营商的基站覆盖面较广,有时候一个扇区覆盖半径较大、距离甚至达到几公里。因此,手机导航常常是无线网络与GPS协作完成精准定位。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服务于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提醒:市场上常见的“北斗导航APP”、“北斗APP”并非指专属的北斗导航,这只是一个类似于“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的应用软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普及应用到我国的生产、生活、军事等领域。比如:
1、病毒疫情事件中,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高精度定位建设;无人机的精准物资投送;无人送货车、自动引导车、物流配送车的高精度定位等;
2、在农业上,无人机、智能播种机和智能采收机可以自行完成对农田的精准施药、施肥、播种、、采收等作业环节,从而实现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智能管理。
3、北斗导航还助京张高铁完成高铁的“到点自动开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停车、停车自动开门”等功能;
4、在军事卫星、导弹、航天、航海方面,也有许多应用……
小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普遍应用到了我们的交通、农业、林业、渔业、公安、电力、防灾减灾、军事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你可能就要问了,既然已普及应用,我们为何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呢?
要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得有一个北斗终端。简单说就是一个接收北斗卫星导航信号的定位及导航的终端设备。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空间端、地面端都有了,我们要得到应用,还得有一个用户端设备,也就是北斗终端。
针对手机,就是要有集成的内置”GPS或北斗“定位芯片。
手机何时能支持北斗导航呢?
手机要支持北斗导航,首先要有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内置硬件芯片。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表示“国内外主流芯片厂商均推出兼容北斗系统的通导一体化芯片。”,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申请进网的116款手机支持北斗定位的有82款,北斗定位支持率达到70%。说明支持北斗定位的手机越来越多。
手机不支持北斗导航。许多手机(特别是2018年前的手机),在“位置信息–定位服务”中,除了使用WLAN、蓝牙或移动网络进行定位模式选择外,只有GPS可供选择,说明该手机不支持“北斗定位功能”。
较多手机已在“规格参数”中标明是否支持北斗导航。比如下图已标明,该手机不仅支持北斗,还支持GPS、GLONASS的定位功能。
另外,现在市面上许多新上市的手机,已基本支持北斗定位功能。这种情况,需要用户在手机“位置信息–定位服务”中进行选择。现在国内较多手机商已表明其手机支持“北斗”定位,主要是从内置芯片的功能上实现,在操作界面,有“GPS”和“北斗”可供选择。
小结:由于我们常用的手机芯片主要是高通(小米、Vivo、Oppo、三星为代表)、Exynos(三星)、麒麟(华为),美国GPS应用较早,都集成并支持GPS的定位功能。北斗应用较晚,因此手机支持北斗导航也很快会普及应用。(提醒:由于苹果手机及芯片的特殊性,苹果手机目前不支持北斗导航功能)
技术普及:卫星导航技术。
卫星导航技术就是利用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实时对国家领域、领空内的物体和物质进行全天候、高精度的监督、监控、监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导航卫星。导航卫星系统是由多颗导航卫星构成空间导航网。
2、地面台站。通常包括跟踪站、遥测站、计算中心、注入站及时间统一系统等部分;
3、用户定位设备。通常由接收机、定时器、数据预处理机、计算机和显示器等组成。它接收卫星发来的微弱信号,从中解调并译出卫星轨道参数和定时信息等,同时测出导航参数,再由计算机算出用户的位置坐标和速度矢量分量。常见的用户定位设备如“单人设备(手机或单人终端)、车载、舰载、机载、弹载和星载”等多种类型。
总结: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运行,对我国在军事作用及民营服务方面巨大战略意义,一方面是国家安全,让我们不再受制于别国的定位系统;另一方面,将会在交通、农业、渔业、公安、防灾减灾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重要作用。
我是“阿哥说科技”,欢迎点评和关注!